时间: 2025-04-27 18: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8:55
“征风召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召唤风和雨。基本含义是指能够呼风唤雨,形容人的能力极大,能够左右自然现象,或者比喻能够影响和控制重大**的发展。
在文学作品中,“征风召雨”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神话中的神灵具有超凡的能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影响力或控制力。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环境科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征风召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神话和民间传说,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超自然能力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更多地用来比喻人的强大影响力。
在文化中,“征风召雨”与神话传说中的龙王、神仙等形象紧密相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或时。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大、神秘和不可抗拒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能够掌控自然、改变世界的英雄或神灵,激发人们对力量和能力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征风召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比如一位能够改变市场趋势的商业领袖,或者一位能够引领潮流的艺术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如龙王般征风召雨, 在商海中掀起波澜壮阔。 每一次决策,都是风云变幻, 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站在山巅,手中挥舞着权杖,天空中风云变幻,雷声隆隆,雨水倾盆而下。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力量和控制。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mand the elements”或“control the forces of natu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强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概念。
“征风召雨”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也体现了人们对力量和控制的向往。在现代语言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比喻,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或**。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也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背景。
而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召】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引证】
《说文》-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 、 《广雅·释诂二》-召,呼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亦召供奉。
【组词】
召呼、 召致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