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0:37
法外施恩 的字面意思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外给予恩惠或宽恕。基本含义是指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同时,出于人道或同情,对某人给予特别的宽恕或优待。
法外施恩 这个词组源自汉语,其中“法外”指的是法律之外,“施恩”则是给予恩惠。这个词组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法外施恩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宽容,强调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特殊情况。
这个词组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正义与仁慈的结合,以及在严格规则下的人性光辉。
在日常生活中,法外施恩可以体现在对他人错误的小宽容,或者在严格的工作环境中给予同事一次改进的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法外施恩”融入描述一个法官在寒冷的冬夜,对一个无家可归的被告给予温暖的场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法官在庄严的法庭上,对一个年轻的被告露出慈祥的微笑。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法庭上沉重的木槌声与法官温和的话语形成对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niency beyond the law”或“mercy beyond the legal requirement”,但这些表达不如“法外施恩”简洁且富有文化内涵。
法外施恩 这个词组不仅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也强调了人性的温暖和宽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保持对人的同情和理解。
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之意矣。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烦劳他找到山西省负责人,能否为聂绀弩‘~’。”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3.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
4.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