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5:02
词汇“凤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和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凤匏”进行分析:
“凤匏”由两个字组成:“凤”指的是传说中的凤凰,象征吉祥和高贵;“匏”指的是葫芦,古代常用作乐器或容器。因此,“凤匏”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或者与凤凰有关的葫芦制品。
在古代文学中,“凤匏”可能被用来形容乐器的美妙,或者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和文化。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专业。
同义词:凤琴、凤笙(都是与凤凰有关的乐器) 反义词:这个词汇较为特殊,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凤匏”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乐器文化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葫芦则有辟邪和保平安的寓意。因此,“凤匏”可能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凤匏”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典、高雅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乐音和文化的繁荣。
由于“凤匏”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如果在一个关于古代文化的演讲或写作中,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添文雅的氛围。
在创作一首古风诗歌时,可以写道:“凤匏轻奏,古韵悠长,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繁华的唐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乐师演奏凤匏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筝或古琴的悠扬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凤匏”的词汇,但可以比较其他文化中与乐器或吉祥物相关的词汇。
“凤匏”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匏】
(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匏,瓠也。 、 《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 、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 、 《汉书·郊祀志下》-其器陶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