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49
“凤去秦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凤凰离开了秦楼。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的离去,尤其是指才子佳人的离别。
在文学作品中,“凤去秦楼”常用来描绘一种凄美的离别场景,如诗句“凤去秦楼月,花残夜雨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它的意境和情感可以被间接表达。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
同义词:
反义词:
“凤去秦楼”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显然与古代文学中对凤凰的象征意义有关。凤凰在**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秦楼则常指代高雅的居所或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离去。
在**传统文化中,凤凰是吉祥的象征,而秦楼则常与文人雅士的居所联系在一起。因此,“凤去秦楼”这个成语在文化上承载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离去的哀婉之情。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哀伤和怀旧。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美好的时光和人物的离去,以及随之而来的失落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告别聚会上使用了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位朋友的离去,表达了我对她的不舍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凤去秦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的秦楼,空荡荡的,只有梧桐树在风中摇曳。听觉上,可以是一首古筝曲,旋律悠扬而略带哀伤。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departure of the muse”(缪斯的离去),用来形容灵感的消失或艺术家的离别。
“凤去秦楼”这个成语在*文化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表达离别的词汇,也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符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3.
【秦】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秦,部落名 。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甘肃秦州清水县。”-秦,伯益之后所封国。
4.
【楼】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楼,重屋也。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组词】
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 楼观、 楼外楼、 楼角、 楼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