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7:28
词汇“块肉”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块具体的肉,尤其是指未经切割或烹饪的肉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相对直接,即指一块肉,可以是任何部位的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
在不同的语境下,“块肉”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块肉”这个词源自古汉语,其中“块”指的是成块的物体,“肉”则是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在语言的发展中,这个词保持了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肉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尤其是在节日或特殊场合,肉往往是餐桌上的主角。因此,“块肉”这个词在描述食物时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块肉”可能会联想到食物的准备和烹饪过程,以及与家人共享美食的温馨场景。对于素食者或动物权益保护者,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超市购买“块肉”来准备家庭聚餐,或者在烹饪书籍中看到这个词来学*新的菜谱。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块肉”来描绘食物的丰富性和生活的满足感:
在厨房的温暖光影中,
一块肉静静躺着,
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
成为餐桌上的一道风景。
看到“块肉”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肉的纹理、颜色和在烹饪时的滋滋声。在视觉上,可能会想象到一块鲜红的肉放在砧板上。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块肉”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含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说“a piece of meat”。
“块肉”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在描述食物和烹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和语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对这类基础词汇的掌握是构建更复杂表达的基础。
1.
【块】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凷,坚土也。 、 《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寝苫枕块。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 、 《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大块禀群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历。
【组词】
块阜、 块苏、 块山
2.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