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7:36
背阳的山涧。
1.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
2.
【涧】
(形声。从水,间声。本义: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涧,山夹水也。 、 《诗·召南·采蘩》-于涧之中。 、 唐·王维《鸟鸣涧》-时鸣春涧中。 、 宋·沈括《梦溪笔谈》-陕西大涧。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溪涧。
【组词】
涧谷、 涧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