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7: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7:21:44
“权变锋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能够灵活变通,像锋利的刀刃一样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够随机应变,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权变锋出”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或危机时的机智和果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扬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应变能力。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军事战略中,这个词汇强调的是策略的灵活性和执行的效率。
同义词:随机应变、机智果断、灵活多变 反义词:墨守成规、固执己见、僵化不变
“权变锋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智慧和策略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应变能力的一个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策略一直被高度重视。这个成语反映了在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能够灵活应对变化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这种能力在商业、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同样重要。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聪明、机智和果断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灵活和创新的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突发情况,正是依靠团队成员的权变锋出,我们才能迅速调整策略,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他权变锋出,如同利剑划破夜空。”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智者在棋盘上迅速移动棋子,听觉上,可能是战场上指挥官果断的命令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imble-witted”或“quick on one's feet”,都强调了思维的敏捷和行动的迅速。
“权变锋出”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面对问题时更加注重策略和灵活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有效地应对挑战。
此在其术中,吾不知也,此吾所不及苏君者,知深有术,权变锋出。
1.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2.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3.
【锋】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望之传》-底厉锋锷。
【组词】
锋端、 锋镝、 锋锷
4.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