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3:18
“斧削”字面意思是指用斧头砍削或修整。基本含义可以延伸为严厉的批评或修改,尤其是在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意味着对作品进行大幅度的删减或修改,以达到更加精炼或完美的效果。
“斧削”一词源于古代木工用斧头砍削木材的动作,后来引申为对文字或作品的严格修改。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语境,包括文学批评和日常口语。
在**文化中,“斧削”常与精益求精的态度相联系,强调对作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反映了人们对完美和效率的追求。
“斧削”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肃和认真的,因为它涉及到对作品或言论的严格审视和修改。这种联想可能会让人感到紧张或压力,但同时也激发了对卓越的追求。
在编辑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对稿件进行斧削,去除冗余内容,确保文章的清晰和精炼。这种经历让我更加重视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斧削”来比喻对情感或思想的精炼:
心如斧削,去芜存菁, 情感在精炼中升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或“trim”,但“斧削”更强调了严厉和力度。在不同文化中,对作品的修改和批评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追求卓越和精炼的目标是普遍的。
“斧削”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象征了对卓越和精炼的追求。在不同的语境中,它都能传达出严格和认真的态度,激发人们对完美和效率的追求。
1.
【斧】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斧,斫也。 、 《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丧其资斧。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 宋·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组词】
斧柯、 斧脑、 斧砧、 斧绣
2.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