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5:59
词汇“敛臂”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敛臂”字面意思是指将手臂收拢或缩回。其中,“敛”字通常有收起、收缩的含义,而“臂”则是指人的上肢,从肩膀到手腕的部分。
由于“敛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或动作,作者会使用这个词汇。
“敛臂”这个词组可能是由“敛”和“臂”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别的历史演变记录。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多地使用“缩臂”或“收臂”。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敛臂”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防御性的动作,或者是在寒冷环境中保护自己的行为。
“敛臂”可能给人一种自我保护或防御的情感联想,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或不安的环境。
由于“敛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敛臂”来描绘一个孤独的人在寒冷的夜晚自我取暖的情景:
寒风中,他敛臂而立,
星光下,孤独的身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将手臂紧贴身体取暖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寒风呼啸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敛臂”的词汇,但类似的动作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如英语中的“hug oneself”(拥抱自己)来表达取暖的动作。
“敛臂”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相对直接,主要用于描述将手臂收拢的动作。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特定的动作或情感。然而,由于其使用频率不高,它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臂】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胳臂。
【引证】
《说文》-臂,手上也。 、 《广雅·释亲》-肱谓之臂。 、 《仪礼·少牢礼》。注:“肱骨。”-肩臂。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奋袖出臂。
【组词】
臂缚、 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