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4:57
指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向某一天”,通常用来表示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暗示某件事情即将发生或完成。在现代汉语中,它常与“可待”连用,构成“指日可待”这一成语,意味着某件事情即将实现,时间已经不远。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指日可待”常用来描述希望、期待或成功的到来,如“胜利的曙光指日可待”。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我们的计划指日可待”,表示计划即将实施。
专业领域:在商业或科技领域,可能会用到“新产品发布指日可待”,强调即将到来的重要**。
同义词:
反义词:
“指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军事或政治语境,表示确定的时间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表示期待和希望的成语“指日可待”。
在**文化中,“指日可待”常用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希望和耐心。
情感反应: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让人感到事情即将好转。
联想:联想到日出、希望和新的开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等待一个重要考试结果时,用“指日可待”来安慰自己,相信结果会是好的。
诗歌:
晨曦微露,指日可待,
希望之光,照亮心海。
视觉联想:联想到日出时的景象,温暖的阳光逐渐照亮大地。
听觉联想:联想到清晨鸟儿的鸣叫,预示新的一天的开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st around the corner”,表示某事即将发生。
“指日可待”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表示时间的临近,更传递了希望和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欣赏它在汉语中的独特魅力。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