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34
指斥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责、斥责。它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人或某事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指责,表达出强烈的不满或反对。
指斥 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强度和目的。
指斥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指”意味着指向或指出,“斥”意味着斥责或拒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指斥往往与正义感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和政治语境中,指斥可能被视为一种表达不满和推动变革的方式。
指斥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肃和强烈的。它让我联想到正义、责任和勇气,同时也可能带来紧张和冲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指斥不公正行为的情况。例如,当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吸烟时,我会指斥这种行为,因为这违反了公共卫生的规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指斥”:
在沉默的夜里,我指斥那不公的命运,
用我微弱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指斥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个严肃的场景,如法庭上的辩论或政治**上的演讲。视觉上,我可能会想象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房间,听觉上,我可能会听到激烈的争论声。
在英语中,与“指斥”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condemn”或“rebuke”。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强烈批评的含义。
指斥 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用于表达强烈的不满和批评。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和影响,这将有助于我在未来的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有效地使用这个词。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斥】
(形声。从广(yǎn),屰(n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屰”(不顺)也兼表字义,表示人从房屋里逆行而出。本义:驱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却退其屋不居。-斥,却屋也。 、 《汉书·五帝纪》-无益于民者斥。 、 《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击吉斥之。 、 《史记·天官书》-斥小疏弱。 、 王谠《唐语林》-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组词】
斥放、 斥遣、 斥远、 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