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8:23
明镜:字面意思是指明亮如镜的物体,通常用来比喻清澈、透明、能够反映真相的事物。在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人的心境或事物的状态,如“心如明镜”表示内心清澈、无杂念。
“明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一直延续至今。在古代文学中,它常用来比喻君主的明智或官员的清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文化中,“明镜”常与思想中的“明心见性”相联系,强调内心的清明和觉悟。在社会生活中,它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正直和公正。
“明镜”给人以清新、纯净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清澈的水面或无云的天空,带来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心理咨询中听到“保持心如明镜”的建议,这让我意识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内心的清明是多么重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明镜”:
心如明镜映天光, 世事纷扰皆不伤。 清风徐来水波静, 一念放下万般轻。
在英语中,“明镜”可以对应为“clear mirror”或“bright mirror”,但其比喻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明镜”这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具有美感,其比喻意义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沟通的深度和美感。
1.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2.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