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0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09:55
养畜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饲养家畜,即人类为了获取肉、奶、毛皮、劳动力等目的而饲养的动物,如牛、羊、猪、马等。
养畜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养”字意为抚养、培育,“畜”字意为家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与农业和畜牧业相关联。
在许多农业社会中,养畜是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食物和原材料,还与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例如,在一些地区,养畜与节日庆典、**仪式有关。
养畜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它也可能唤起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对食物来源的感激。
个人经历中,养畜可能与童年在农村的记忆相关,或是对农业工作的实际体验。例如,帮助家人喂养家畜,体验到养殖的辛苦与乐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牧歌悠扬,养畜的田园,是我心灵的港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绿油油的牧场,牛羊成群,蓝天白云下,牧人的歌声随风飘扬。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轻柔的乡村音乐,或是牧羊人的笛声。
在不同文化中,养畜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例如,在游牧文化中,养畜是生活的核心,而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养畜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休闲活动或农业产业。
养畜 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农业生产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养畜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农业文化和社会结构。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