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19: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19:57:27
“东倒西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物体或人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向各个方向倾斜。基本含义是指状态不稳定,缺乏平衡。
在文学作品中,“东倒西歪”常用来形容醉酒的人或因其他原因身体不稳的人,如“他喝得东倒西歪,几乎无法行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物品摆放不整齐或环境杂乱,如“房间里的家具东倒西歪,显得非常凌乱。”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结构的不稳定性。
“东倒西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由“东”和“西”两个方向词加上“倒”和“歪”两个动作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不稳定的状况。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红楼梦》中就有“东倒西歪”的描述,显示其历史悠久。
在**文化中,“东倒西歪”常与饮酒文化相关联,因为醉酒是常见的导致身体不稳的原因。此外,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自然灾害后的景象,如地震或台风后的混乱状态。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不稳定和混乱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失控或无序的场景,从而产生一种不安或担忧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中看到一位亲戚因为饮酒过多而走得东倒西歪,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词汇的生动和形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月光下的影子东倒西歪,如同迷失的旅人,寻找归途。”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醉酒的人在街道上东倒西歪地行走,周围是昏暗的灯光和模糊的背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不稳定的脚步声和含糊不清的说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ggering”或“tottering”,都用来形容不稳定的行走状态。
“东倒西歪”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和生动的表达,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不稳定和混乱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子期使侍卫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卫~,二人径入殿中。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歪】
扭伤。
【引证】
《红楼梦》-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
【组词】
歪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