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3:44
怨旷: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由两个字组成:“怨”和“旷”。其中,“怨”通常指不满、怨恨的情绪,“旷”则有空旷、荒废的含义。结合起来,“怨旷”可以理解为因长期不满或怨恨而导致的空虚、荒废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怨旷”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因长期遭受不公或不幸而心灵空虚、生活荒废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中可能会出现。
同义词:空虚、荒废、绝望 反义词:充实、繁荣、希望
“怨”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不满、怨恨的意思,而“旷”字则有空旷、荒废的含义。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怨旷”这个词汇,用来形容一种因长期不满而导致的空虚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怨旷可能与某些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形象相关,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在某些时刻表现出一种因情感失落而产生的怨旷情绪。
“怨旷”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长期不满或怨恨而心灵空虚的人。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些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人物的理解和同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因长期工作压力而产生怨旷情绪的朋友。他的生活变得毫无目标,心灵空虚,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怨旷”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怨旷”:
在这片怨旷的土地上,
孤独的灵魂徘徊,
寻找着一丝温暖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废的土地,上面长满了杂草,天空阴沉,给人一种怨旷的感觉。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沉重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desolate”和“resentful”来形容类似的情感状态。
通过对“怨旷”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生活中的应用。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长期不满和怨恨时的心理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