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9:43
尖担担柴两头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尖担挑柴,两头都脱落”。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不牢靠,两头落空,或者形容做事不周全,导致两方面都失败。
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失败或计划的破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警告某人做事要周全,否则会两头不讨好。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项目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计划和执行的重要性。
同义词:两头落空、两头不讨好、两头吃亏 反义词:两全其美、一举两得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使用尖担挑柴的日常生活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更广泛的失败情况。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做事要周全和谨慎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人对于平衡和全面性的重视,以及对于避免失败和损失的智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感觉,因为它描绘了一个本可以避免的失败情景。它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三思而后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个朋友因为急于求成,结果在两个项目上都失败了,可以说是尖担担柴两头脱的典型例子。
在诗歌中,可以将这个成语融入到描述失败的场景中,如:
尖担挑柴两头脱,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朝失策双泪流,
何日重来再扬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用尖担挑着柴火,但柴火从两头滑落,形成一种失败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柴火落地时的声音,增添一种失败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 lose on both ends" 或 "to end up with nothing",但这些表达没有尖担担柴两头脱这样生动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尖担担柴两头脱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做事不周全的后果,提醒我们在行动前要考虑周全,避免两头落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
1.
【尖】
(会意。从小,从大。一头小一头大为尖。本义:物体的末端细削而锐利)。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尖,锐也。
2.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3.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4.
【柴】
编木维护四周。
【引证】
《淮南子》-[周武王]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
【组词】
柴护
覆盖。
【引证】
《管子》-掘新井而柴焉。
5.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6.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7.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