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9:32
手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由一个圆形的鼓面和一个框架组成,鼓面可以用手或鼓槌敲击。手鼓的框架可以是木制或金属制,鼓面通常由动物皮革或合成材料制成。手鼓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中都有应用,尤其在民间音乐和舞蹈中非常常见。
手鼓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手”和“鼓”两个字组成,直接表达了其用手敲击的特性。手鼓作为一种乐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它们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各自的发展和演变。
手鼓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音乐表演的工具,也是社区凝聚和文化传承的象征。例如,在拉丁美洲的某些节日中,手鼓是不可或缺的乐器,它帮助维持着节日的节奏和氛围。
手鼓通常与欢乐、活力和社区精神联系在一起。它的节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带来愉悦和兴奋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手鼓曾出现在一次国际文化节上,不同国家的表演者用手鼓展示了各自的音乐传统,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音乐的力量。
在诗歌中,手鼓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象征,如“岁月如手鼓,轻轻敲打着生命的节奏。”
手鼓的视觉形象通常是圆形的鼓面和框架,而听觉上,它带来的是节奏感强烈的打击声,这些声音可以让人联想到舞蹈、庆典和自然界的节奏。
在不同的文化中,手鼓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如非洲的djembe、拉丁美洲的cajón等,它们在各自的音乐传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手鼓作为一种乐器,不仅在音乐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也在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