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2:06
“太婆”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代曾祖母或者非常年长的女性长辈。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太”表示辈分极高,“婆”则是对年长女性的尊称。
在文学作品中,“太婆”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家族的历史或传统,强调家族的连续性和长辈的智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亲切和尊敬的意味,尤其是在家庭聚会或谈论家族历史时。在专业领域,如人类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研究“太婆”在特定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
同义词:曾祖母、老祖母、太奶奶 反义词:孙女、曾孙女(这些词汇在辈分上与“太婆”相对)
“太婆”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太”字古已有之,表示极大或极高,而“婆”则是对年长女性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含义,但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可能会有细微的用法差异。
在文化中,尊敬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因此“太婆”这个词汇往往带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许多家庭中,太婆不仅是家族的,也是家族历史和传统的守护者。
提到“太婆”,我联想到的是温暖的家庭氛围、传统的故事和智慧的传承。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亲切和尊敬的情感,让人想到家族的根和历史的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太婆总是家族聚会中的核心人物,她的故事和经验对我们这一代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她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珍惜家族的传统和联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太婆”:
太婆的皱纹,刻画着岁月的痕迹, 她的故事,如同古老的歌谣, 在家族的树下,代代相传。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慈祥的太婆坐在摇椅上,周围是她的子孙们,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reat-grandmother”,虽然在辈分上相同,但在文化和情感联系上可能有所不同。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词汇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情感。
通过对“太婆”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丰富的内涵。这个词汇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连接过去和现在,传承家族智慧和情感的桥梁。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些富有文化意义的词汇的使用和理解。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婆】 ——婆娑。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