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3:25
词汇“土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土功”可能指的是与土地、土壤相关的工作或工程,如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等。在某些方言或特定领域中,它可能指代与土地相关的劳动或技艺。
由于“土功”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农业、园艺或土木工程领域,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与土地相关的工作。
由于“土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土”(土地、土壤)和“功”(工作、劳动)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在农业社会中,“土功”可能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为它涉及到土地的耕作和维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土功”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的劳动、自然的恩赐和土地的肥沃。它可能唤起对农民辛勤工作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由于“土功”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农业或园艺活动中,可能会实际应用到与土地相关的工作。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土功”来描绘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土地的深情:
晨曦中,农民挥锄做土功,
汗水滴入沃土,滋养着希望的种子。
“土功”可能让人联想到田野、锄头和农民的背影。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田野和辛勤劳动的身影。听觉上,可能是锄头敲击土地的声音和农民的交谈声。
由于“土功”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土功”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涉及到与土地相关的工作。尽管它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在农业和园艺领域可能具有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和分析“土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