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05
词汇“定物”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定物”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确定的事物”或“固定的物品”。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物品或事物,经过确认或固定下来,不再改变。
由于“定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具有象征意义或重要性的物品。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具体的、已经确定下来的物品。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中,它可能指的是经过鉴定确认的文物或历史物品。
由于“定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定”和“物”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确定或固定的物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定物”可能指的是具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物品,如家族传承的宝物或某个重要**的纪念品。
“定物”可能让人联想到某种珍贵或重要的物品,带有一定的情感价值和象征意义。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或特定时刻的回忆和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定物”可能指的是某个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如亲人的遗物、重要的纪念品或某个阶段的象征物品。
在诗歌中,可以将“定物”用来形容某个具有深刻意义的物品,如:
岁月流转,定物依旧,
承载着过往的记忆与温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件古老的物品,如一枚戒指或一本书,作为“定物”,在视觉上给人以历史和传承的感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关于这件物品的故事或传说。
由于“定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fixed object”或“confirmed item”。
“定物”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它可能指的是某种具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物品,带有一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