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5: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5:54:11
正史:字面意思是指官方认可的、正式编纂的历史记录。它通常由国家或权威机构编写,旨在记录和传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正史强调权威性和正式性,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正史”一词源于**古代,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官方编纂的历史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指代官方认可的历史记录的专有名词。
在**文化中,正史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被视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历史研究的资料,也是教育和社会认同的基础。
正史给人以严肃、权威的印象,常与传统、尊重和信任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它代表了历史的正式叙述,是人们了解过去的重要窗口。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我经常需要参考正史资料,以确保我的研究基于可靠的文献。正史的权威性让我在撰写论文时更有信心。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我会巧妙地结合正史和野史,以增加故事的丰富性和可读性。正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野史则增添了神秘和趣味。
想象一下,正史就像一座庄严的图书馆,里面陈列着一排排古老的书卷,每一卷都记录着一段重要的历史。翻阅这些书卷的声音,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fficial history”或“authoritative history”,它们也强调官方认可和权威性。不同文化对正史的重视程度和编纂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历史正式叙述的尊重。
正史作为官方认可的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正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