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0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09:59
“古押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指的是古代官府中的低级官员,负责管理监狱、执行刑罚等事务。这个词汇由“古”和“押衙”两部分组成,“古”表示古代,“押衙”则是指负责押送和管理囚犯的官员。
在文学作品中,“古押衙”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官府的场景,特别是在描述历史小说或戏剧中的司法和刑罚情节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的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法学等,这个词汇用于学术研究和文献分析。
“古押衙”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
在**古代社会,古押衙是官府体系中的一部分,负责执行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他们的角色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司法和行政结构。
提到“古押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严刑峻法和官府的黑暗面,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古押衙”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和行政体系。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府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古押衙”来描绘那个时代的司法氛围:
古押衙执刑杖,
铁链响彻牢房。
冤魂夜半哭,
司法何曾光。
想象一幅画面:昏暗的牢房中,古押衙手持刑杖,铁链声响,囚犯的哀嚎回荡在狭窄的空间里。这种场景带来一种压抑和恐惧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职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职责,如欧洲中世纪的狱卒或监狱长。
“古押衙”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语言,但它在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和法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押】
(形声。从手,甲声。本义:签署,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以做凭信)。
同本义。
【引证】
《水浒全传》-随即押一纸公文。
【组词】
押了花字、 押合同、 押榜、 押敕、 押文字、 押字、 押署
3.
【衙】
(形声。从行,吾声。(yú)本义:列队行进的样子)。
旧时官署之称。
【引证】
张昭远《旧唐书·仪卫志》-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 、 《广韵》-衙,衙府也。 、 《陔余丛考》-衙门,本牙门之讹,《周礼》谓之旌门,郑氏司常注所云,巡狩兵车之会,皆建太常是也,其旗两边刻绘如牙状,故亦曰牙旗,后时因谓营门曰雅门。 、 《北齐书·宋世良传》-每日衙门虚寂,无复诉讼者。
【组词】
衙头、 衙职、 衙庭、 衙堂、 衙里、 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