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2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23:04
凶悖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凶”和“悖”。
结合起来,凶悖 指的是行为或性质既凶恶又违背常理,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事物的性质极其恶劣和不合逻辑。
凶悖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反面角色或邪恶势力的行为,强调其行为的极端恶劣和不合常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犯罪、道德败坏等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心理学等,可能会用来描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
凶悖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凶”和“悖”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别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不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描述极端负面行为时,其使用频率有所增加。
在传统文化中,凶悖** 这个词带有强烈的道德评价色彩,常用来批判那些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法律和新闻报道中,用来描述极端的犯罪行为。
凶悖 这个词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它让人联想到暴力、邪恶和不合理的行为。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可以强烈地传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在日常生活中,凶悖 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犯罪、道德败坏等时,可能会被用来表达强烈的谴责和不满。
在诗歌中,凶悖 可以用来形容黑暗的力量或邪恶的势力,增强诗歌的氛围和情感表达。例如:
在那凶悖的夜里,黑暗吞噬了光明, 邪恶的影子在角落里悄然滋生。
凶悖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暴力和混乱的画面,如夜晚的街道、犯罪现场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不安的音乐或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 凶悖 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词汇组合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如英语中的 "brutal and unreasonable"。
凶悖 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强烈的负面评价词汇,用来形容极端恶劣和不合逻辑的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情感色彩。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中的情感和道德评价词汇。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悖】
(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同本义。
【引证】
《荀子·正名》。注:“违也。”-悖其所辞。 、 《礼记·月令》。注:“犹逆也。”-毋悖于时。 、 《韩非子·定法》-故新相反,前后相悖。
【组词】
悖言、 悖暴、 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