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4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49:37
词汇“凶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凶”和“惧”。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凶惧”可以理解为因危险或不吉利的事物而感到的恐惧或害怕。
在**传统文化中,“凶”常与不祥、灾难联系在一起,而“惧”则是人们在面对这些情况时的自然反应。因此,“凶惧”在文化上与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灾难的预感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面对潜在危险的情况,如夜间独自走在不熟悉的街道上,可能会感到“凶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色如墨,风声鹤唳,心中凶惧难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arful”或“terrified”,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描述情绪状态,而“凶惧”则包含了危险和不吉利的意味。
“凶惧”这个词汇在描述人们在面对危险或不吉利情况时的情绪反应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恐惧的情感,还暗示了危险的存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惧】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惧,恐也。 、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 、 《史记·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荀子·解蔽》-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 、 《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 、 《论语·子罕》-勇者不惧。
【组词】
惧思、 惧选、 惧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