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07:34
“及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时间上尽可能早地进行某项活动或采取某种行动。基本含义是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提前行动的重要性,以期获得更好的结果或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
在不同的语境中,“及早”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提前”更侧重于时间上的提前,而“及早”则更强调行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及早”一词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及”和“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及”有到达、触及的意思,“早”则表示时间上的早期。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尽早行动的词汇。
在**文化中,“及早”常常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观念相联系,强调提前准备和预防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及早”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主动的感觉,它鼓励人们提前行动,避免被动和拖延。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问题和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及早”这个词来提醒自己或他人提前准备,比如在考试前及早复,或者在旅行前及早打包行李。这种提前行动的惯帮助我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及早”:
晨曦微露,及早启程, 踏上征途,心怀憧憬。 时光匆匆,勿待迟疑, 及早行动,梦想成真。
在视觉上,“及早”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阳光、忙碌的早晨和充满活力的开始。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清晨的鸟鸣、闹钟的响声和人们的忙碌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及早”可以对应为“early”或“promptly”。虽然这些词汇在字面上与“及早”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传达了尽早行动的概念。不同文化中对提前行动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识到提前行动的好处。
通过对“及早”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1.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
2.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