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5:50
地理数据是指与地球表面及其自然和人文特征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以数字形式存在,可以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人口分布、经济活动等方面的数据。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用于分析、可视化和解释地理现象。
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地理数据是进行研究和决策的关键资源。在口语和文学中,地理数据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特征或变化,增强叙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地理数据”一词源于地理学(Geography),该词由希腊语的“γη”(土地)和“γραφη”(描述)组成。随着技术的发展,地理数据的形式从手绘地图演变为数字化数据集。
在现代社会,地理数据在城市化、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和应对全球变化,如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
地理数据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它代表了人类对地球的理解和探索,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地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旅行路线,选择居住区域,甚至理解新闻报道中的地理背景。
在诗歌中,地理数据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地方的独特氛围:
在那片由地理数据编织的土地上, 山脉起伏,河流蜿蜒, 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风, 都在数字的诗篇中永恒。
地理数据可以通过地图、卫星图像等形式呈现,带来视觉上的精确和美感。听觉上,地理数据可能与自然声音(如风声、水流声)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地理数据的概念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地理数据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供了对地球的深入理解,还支持了各种决策和创新。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地理数据的概念可以增强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对世界的认识。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3.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4.
【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据,杖持也。 、 《战国策·燕策》-冯几据杖。 、 《庄子·盗跖》-据轼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