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4:20
悠远 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指的是时间或空间上的长久和深远。它通常用来描述时间的长久、历史的深远、空间的广阔或情感的深沉。
“悠远”由“悠”和“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悠”有长久、遥远的意思,“远”则直接表示距离的远。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悠远”,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深远。
在**文化中,“悠远”常与历史、传统和自然景观联系在一起,如长城、黄河等,这些都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悠远”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深邃的星空或是古老的故事,带有一种淡淡的怀旧和哲思。
在旅行中,我曾站在一座古老的寺庙前,感受到了时间的悠远,那种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悠远的时光里,星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每一颗都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在英语中,“悠远”可以对应“ancient”或“distant”,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而不是“悠远”所包含的深沉和宁静的感觉。
“悠远”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时间和空间的深远,还蕴含了一种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那些难以言说的深沉情感和历史感。
1.
【悠】
(形声。从心,攸(yōu)声。本义:忧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悠,忧也。 、 《尔雅》-悠,思也。 、 《诗·小雅·十月之交》。注:“忧也。”-悠悠我里。 、 《楚辞·初放》-悠悠苍天兮。 、 《诗·周南·关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组词】
悠然、 悠忧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