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0:05
夏候鸟:指那些在夏季迁徙到温带地区繁殖,而在冬季返回热带地区越冬的鸟类。这类鸟类适应了季节性的气候变化,通过迁徙来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夏候鸟”一词源自对鸟类迁徙行为的观察和分类。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对夏候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词汇的使用逐渐专业化。
在许多文化中,夏候鸟被视为季节变化的标志,与农业周期和自然节奏紧密相关。在一些地区,夏候鸟的迁徙甚至被视为吉祥的预兆。
夏候鸟常让人联想到自由、迁徙和生命的循环。它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季节的转换,给人以希望和新生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夏候鸟可能是在某个夏日清晨被观察到的美丽景象,或是与家人一起在自然保护区观鸟的愉快记忆。
在诗歌中,夏候鸟可以被描绘为季节的信使,带来夏日的消息:
夏候鸟翩翩飞来,
携带着夏日的暖风,
在蓝天上绘出迁徙的轨迹,
预告着季节的更迭。
夏候鸟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它们在蓝天中飞翔的景象,而听觉联想则是它们鸣叫的声音,这些声音在清晨尤为明显。
在不同文化中,夏候鸟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它们可能被视为旅行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与季节的循环更为相关。
夏候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鸟类学中的一个特定现象,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尊重。
1.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2.
【候】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矦,伺望也。 、 《广雅·释诂三》-矦,覗也。 、 《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市有候馆。
【组词】
候馆、 候楼、 侯遮、 候徼、 候车
3.
【鸟】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 一般指骂人的粗话。
【组词】
鸟乱、 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