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3:11
合欢草:合欢草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学名为 Mimosa pudica,俗称含羞草、怕羞草。它的特点是叶片对触碰非常敏感,一旦受到触摸,叶片会迅速闭合,茎部也会下垂,这种现象在植物学上被称为“感震**”。
合欢草的名称来源于其叶片在受到触碰时会闭合的特性,这种特性在古代被赋予了“羞涩”的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语言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在某些文化中,合欢草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纯洁和敏感。在一些传统医学中,合欢草的某些部分也被用作药材。
合欢草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柔和脆弱。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需要被细心呵护的人或事物。
在我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种了几株合欢草。每当我触摸它们时,看到它们闭合的样子,总是感到非常神奇和有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合欢草:
她的心,如合欢草般柔软, 轻轻一触,便闭合了所有的门。 在寂静的夜里,她独自低语, 害怕每一次的触碰,都是伤害。
合欢草的图片通常展示其独特的叶片闭合过程,这种视觉形象让人联想到温柔和脆弱。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中,合欢草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它被称为 mimosa,同样因其敏感的特性而受到喜爱。
合欢草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