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52
亦作"邀宾"; 邀请宾客。
1.
【邀】
(形声。从辵,敫声。本义:迎候)。
同本义。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邀相见。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邀我至田家。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组词】
邀接、 邀迓、 邀迎
2.
【宾】
(形声。从贝,冥(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賓,所敬也。 、 《礼记·乡饮酒义》-宾者,接人以义者也。 、 《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谋宾介。 、 《周礼·司仪》-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 、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相待如宾。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众宾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