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9:50
熟门熟路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熟悉门径和道路。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个地方或某种事情非常熟悉,知道如何去做,能够顺利地完成。
熟门熟路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由“熟”和“门”、“路”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人们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或马车,对道路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出行效率和安全,因此“熟门熟路”逐渐演变成形容对某事非常熟悉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熟门熟路常被用来形容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有深厚积累的人,强调经验和专业性的重要性。
熟门熟路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安心和信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可靠的向导或专家,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指引方向,解决问题。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技术难题,但幸运的是,我有一位同事对这个领域熟门熟路,他很快就帮我找到了解决方案。
诗歌:
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
我熟门熟路,
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桥梁,
都藏着我的故事和梦想。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在繁忙的街道上自信地行走,对每个拐角和商店都非常熟悉。 听觉联想:听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在解说,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熟悉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know the ropes”,意指熟悉某项工作的细节和流程。这个表达也强调了对某事的熟悉和掌握。
熟门熟路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准确地表达对某事的熟悉程度,还让我意识到经验和专业性的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也帮助我建立了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
王孝廉是熟门熟路,管门的一向认得,立时请进,并不阻挡。
我想~,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1.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4.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