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3:19
炙手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手被烤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热门、受欢迎或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比喻,表示某人或某事物非常抢手或备受追捧。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炙手”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声望或事物的流行程度,如“他的新书一经出版便炙手可热”。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这个明星现在炙手可热”,意味着该明星非常受欢迎。
专业领域:在商业或科技领域,“炙手”可以用来形容新兴技术或产品的热门程度,如“人工智能技术现在炙手可热”。
同义词:热门、抢手、风靡、流行
反义词:冷门、无人问津、不受欢迎
“炙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是指手被烤热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演变为比喻用法,用来形容事物的受欢迎程度或影响力。
在**文化中,“炙手”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或行业中具有极高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的人或事物。这种用法反映了社会对于成功和流行的追求。
情感反应:使用“炙手”这个词汇时,通常会给人一种积极、兴奋的感觉,因为它暗示着成功和受欢迎。
联想:联想到那些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物或事物,如明星、畅销书、热门电影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炙手”来形容那些在社交媒体上非常受欢迎的内容创作者,或者那些在市场上非常畅销的产品。
诗歌: 炙手星光下,梦想熠熠生辉, 青春的旋律,在夜空中回响。
故事: 在那个炙手可热的夏天,小镇上的年轻画家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视觉联想:联想到闪耀的舞台灯光、拥挤的演唱会现场。
听觉联想:联想到热烈的掌声、激昂的音乐。
在英语中,“炙手”可以对应为“red-hot”或“hot-selling”,这些词汇同样用来形容非常受欢迎或热门的事物。
通过对“炙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社会中的流行和成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增强我的语言表现力。
1.
【炙】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炮当作灼。-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 《颜氏家训》-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 、 《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毋嘬炙。 、 《礼记·礼运》-以烹以炙。 、 《史记·刺客传》-置匕首鱼炙之腹中。 、 《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 《乐府诗集·西门行》-饮醇酒,炙肥牛。
【组词】
炙煿、 炙肉、 炙羊、 炙鼠、 炙鱼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