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2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4:16
“十年九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十年中有九年都是荒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连年灾荒,农业收成极差,人民生活困苦。
在文学作品中,“十年九荒”常用来描绘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悲惨景象,强调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比喻某个行业或个人长期不顺利,遭遇连续的挫折。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经济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历史上的农业灾害周期。
同义词“连年灾荒”和“岁岁荒年”都强调了连续的灾害和贫困,而反义词“连年丰收”和“岁岁有余”则表达了连续的好收成和富足。
“十年九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中国古代对农业灾害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比喻其他类型的连续不幸或失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因此农业灾害对社会的影响极大。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沉重和悲观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饥饿、贫困和无助。它提醒人们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十年九荒”的情况,但我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地区因连续的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岁月如梭,十年九荒,
田野荒芜,人心惶惶。
祈愿天公,赐福人间,
丰收之年,共享安康。
想象一片荒芜的田野,枯黄的庄稼,人们的面容憔悴,这些视觉元素与悲伤的音乐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传达“十年九荒”的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连年饥荒”或“岁岁荒凉”,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十年九荒”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历史上的农业灾害,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比喻,提醒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希望。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3.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4. 【荒】 ——“饥荒”(jīhuang):指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