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1:29
词汇“擿埴索途”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擿”、“埴”、“索”和“途”。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
成语“擿埴索途”字面意思是用手拨动黏土来寻找道路,比喻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不知方向,只能靠摸索来寻找出路。
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
历史演变:
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情感反应或联想:
相关经历或故事:
融入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在知识的海洋,我擿埴索途,
每一步探索,都是对未知的追求。
黑暗中摸索,心中有光,
希望在前方,指引我前行。
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对该词汇的理解:
*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钧曰:‘水之患,天数也。’按行者驾轻舟于汪洋之陂,视之茫然,犹擿埴索途,以为不可治也。
1.
【擿】
搔;挠。
【引证】
《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投掷 同: 掷
【引证】
《庄子·月去箧》-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 《史记·刺客列传》-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组词】
擿匕、 擿弃
2.
【埴】
细腻的黄粘土。
【引证】
《说文》-埴,黏土也。从土,直声。 、 《书·禹贡》-厥土赤埴坟。 、 《考工记》-博埴之工二。 、 《庄子·马蹄》-我善治埴。 、 《淮南子·齐俗》-若玺之抑埴。 、 《湘源二妃庙碑》-桴木负埴,载流于。
土地。
【引证】
《法言·修身》-埴索涂,冥行而己矣。
3.
【索】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引证】
《说文》-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 、 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列士·天瑞》-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 《后汉书·段颍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组词】
索苇、 索头、 索桥
4.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