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47
词汇“埴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埴”和“固”这两个字的含义来分析这个组合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结合这两个字,“埴固”可能指的是黏土的坚固状态,或者是指用黏土制作的东西非常坚固。
由于“埴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陶瓷工艺或地质学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
“埴”字源自古代汉语,意指黏土。“固”字同样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坚固。这两个字的组合可能是为了强调黏土的坚固性质。
在陶瓷文化中,黏土的坚固性是制作高质量陶器的关键因素。因此,“埴固”可能在陶瓷工艺中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提到“埴固”,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明的陶器,以及那些经久不衰的手工艺品,带来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由于“埴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陶瓷工艺的学习或实践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材料的特性。
在诗歌中,可以用“埴固”来形容时间的流逝中依然坚固不变的事物,如: “岁月如梭,唯有埴固的陶器,见证了千年的风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坚硬的黏土,或者一件古老的陶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陶器碰撞时的清脆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埴固”的词汇,但黏土的坚固性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如英语中的“clay”和“durable”。
“埴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字与字组合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在特定的语境和领域中,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词汇,帮助更精确地描述和表达。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些不太常见的词汇也能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埴】
细腻的黄粘土。
【引证】
《说文》-埴,黏土也。从土,直声。 、 《书·禹贡》-厥土赤埴坟。 、 《考工记》-博埴之工二。 、 《庄子·马蹄》-我善治埴。 、 《淮南子·齐俗》-若玺之抑埴。 、 《湘源二妃庙碑》-桴木负埴,载流于。
土地。
【引证】
《法言·修身》-埴索涂,冥行而己矣。
2.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