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1:05
擿弃(zhāi q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抛弃、丢弃”。它强调的是对某物或某人的彻底放弃,通常带有负面情感色彩,意味着不再需要或不再关心。
“擿弃”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描述对物品或人的彻底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擿弃”可能带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对物品的擿弃可能象征着对过去的告别或对新生活的追求。
“擿弃”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决绝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失去、放弃和重新开始的场景,可能会引发人们对过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擿弃某些旧习惯或物品的情况。例如,当我决定搬家时,我不得不擿弃一些不再需要的物品,这让我感到既解脱又有些不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擿弃”:
在时光的长河里,
我擿弃了昨日的忧伤,
拾起了明日的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堆被擿弃的物品前,表情复杂。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悲伤但又带有希望的曲子,来表达擿弃后的心境。
在英语中,与“擿弃”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bandon”或“discard”。这些词汇在英语中的使用情况与“擿弃”在中文中的使用情况类似,都强调彻底放弃。
通过对“擿弃”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情感表达。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某些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层次。在个人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精准度和深度。
1.
【擿】
搔;挠。
【引证】
《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投掷 同: 掷
【引证】
《庄子·月去箧》-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 《史记·刺客列传》-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组词】
擿匕、 擿弃
2.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