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7:45
封地:在中文里,“封地”指的是封建时代君主赐予贵族或功臣的一块土地,作为其领地,领主在其封地内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税收权。
“封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封”指的是赐予,“地”指的是土地。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占有一定地位。
在**历史上,封地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权力结构。封地的存在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同时也导致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提到“封地”,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贵族生活、权力斗争和历史变迁。这个词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和神秘感。
在日常生活中,“封地”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历史或观看古装剧时,可能会频繁接触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遥远的封地,古老的城堡静静矗立,见证了无数的兴衰与变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田野,中间有一座古老的城堡;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在西方,类似的制度称为“feudalism”,其中的“fief”或“feudal estate”与“封地”概念相似,都是指封建领主的领地。
“封地”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具有重要价值。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封建社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