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2:15
文化馆:文化馆是一个提供文化活动、展览、教育和娱乐的公共机构。它通常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运营,旨在促进艺术、历史、科学和其他文化领域的普及和教育。
文化馆一词源于对“文化”和“馆”两个词的结合。随着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文化馆的概念逐渐普及,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出各自的特色。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文化馆可能承载着传承本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例如,在一些发展**家,文化馆可能是唯一提供艺术教育和展览的公共机构。
文化馆通常给人以积极、启发性的情感反应。它象征着知识的传播和创意的激发,能够激发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文化馆举办的一个摄影工作坊,那次经历让我对摄影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文化馆”:
在文化馆的静谧角落, 艺术的灵魂轻轻舞动, 每一幅画,每一本书, 都是心灵的触碰。
文化馆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充满艺术品的展览厅,而听觉联想可能是讲解员的声音或音乐会的旋律。
在不同文化中,文化馆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功能。例如,在法国,类似的机构可能被称为“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而在日本,可能被称为“文化会馆”(ぶんかかいかん)。
文化馆是一个多功能的公共机构,它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文化馆的学*和分析,我更加认识到它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在个人文化素养提升中的作用。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3.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