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4:16
“生辰纲”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字面意思是指记录个人出生日期和时间的文件或记录。在古代,这种记录通常由官方或家族保存,用于占卜、命名、婚姻匹配等传统俗。
在文学作品中,“生辰纲”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社会的官僚体系或家族管理,尤其是在涉及到家族谱系或历史*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研究或家族史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人类学或民俗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研究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俗。
同义词可能包括“出生记录”、“家族谱系”等,这些词汇更现代,更通用。反义词可能不太适用,因为这个词汇特定于古代的出生记录。
“生辰纲”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生辰”指出生日期,“纲”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记录或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现代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生辰纲是家族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对家族血统和命运的重视。这种记录方式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观念。
对于我来说,“生辰纲”带有一种古老和神秘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家族的严谨和传统。这种词汇的使用也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生辰纲”这个词汇,但在研究家族历史或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时,这个概念经常被提及。
在创作一首关于家族历史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使用:“在古老的生辰纲中,寻找着血脉的痕迹,每一笔记录,都是时间的诗篇。”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者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着厚重的生辰纲,每一页都记录着家族的过往。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二胡,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记录可能被称为“家族树”或“家谱”,虽然形式和用途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家族历史和血统的重视。
“生辰纲”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俗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深厚底蕴。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辰】
(象形。金文字形,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蜃”的本字。后经假借而产生了其他用法。本义;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辰,有身也。 、 《史记·律书》-辰者,言万物之蜃也。
3.
【纲】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冈声。本义:提网的总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纲,维紘绳也。 、 《书·盘庚》-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 《诗·大雅·棫朴》。笺:“张之为纲,理之为纪。”-纲纪四方。 、 《诗·大雅·卷阿》-四方之纲。 、 《书·序》-举其宏纲。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纪纲之仆。 、 《韩非记·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则鱼已囊矣。
【组词】
纲挈目张、 纲提领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