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1:45
词汇“刻敝”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可能是一个误拼或打字错误,没有确切的标准含义。因此,我将基于“刻”和“敝”两个字分别进行分析,并尝试结合这两个字的可能组合来探讨可能的意义。
由于“刻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较少。但如果要使用,可以想象在描述一件古老的艺术品时,可以说它“刻敝而珍贵”,意指虽然外表破旧,但雕刻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刻敝了石碑,
字迹依旧清晰可见。
每一划都是历史的见证,
每一刻都是时间的痕迹。
由于“刻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但如果将“刻”和“敝”分别与其他语言中的对应词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文化对精细工艺和陈旧状态的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通过对“刻”和“敝”两个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各自丰富的含义和用法。虽然“刻敝”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结合这两个字的意义,我们可以在特定语境中创造性地使用它,表达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词汇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1.
【刻】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刻,镂也。 、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 、 《礼记·哀公问》-器不刻镂。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
2.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