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03:50
步哨:步哨是指在军事或警务中负责警戒、巡逻和监视的人员。他们通常被部署在关键位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或确保特定区域的安全。
“步哨”一词源自军事术语,早期主要用于描述军队中的警戒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也逐渐被用于其他安全相关的领域,如警察和私人保安。
在军事文化中,步哨代表着纪律、忠诚和牺牲。在社会层面,步哨的形象也常常与保护和安全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秩序和安全的重视。
步哨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孤独和责任感。它可能唤起一种紧张和警惕的情感,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安全和受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步哨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如家庭安全系统的监控人员,或者在重要活动中负责安全检查的人员。
在诗歌中,步哨可以被用来描绘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月光下,步哨的影子 在寂静的街道上徘徊, 他的目光如鹰, 守护着夜的安宁。
步哨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巡逻、军装的绿色、以及远处传来的口令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步哨的典型形象。
在不同语言中,步哨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警戒和保护——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的“sentinel”和“guard”都与步哨的职责相似。
步哨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特定的军事和安全含义,但其概念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警戒和保护的情境。通过对步哨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上的影响。
1.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2.
【哨】
(形声。从口,肖声。本义:口小不能容的,一说口歪不正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哨,不容也。 、 《韵会》引《说文》-哨,口不容也。 、 礼记·投壶》-某有枉矢哨壶。
【组词】
哨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