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05
拨浪鼓是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通常由一个手柄和两个悬挂的小球或小鼓组成。当手柄被摇动时,小球或小鼓会击打周围的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拨浪鼓不仅是一种乐器,也常用于儿童玩具,因其简单的操作和悦耳的声音而受到喜爱。
拨浪鼓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拨”(摇动)和“浪鼓”(一种鼓)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可能用于**仪式或军事信号,后来逐渐演变为儿童玩具和民间乐器。
在**文化中,拨浪鼓常与春节、庙会等传统节日活动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欢乐和团圆。在农村地区,拨浪鼓也可能是孩子们的第一件乐器,承载着对音乐的初步启蒙。
拨浪鼓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愉悦和怀旧的。它让人联想到童年的纯真和无忧无虑的时光,也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拨浪鼓可能是一个童年的记忆点,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孩子的玩具。它简单而有趣的设计,使得每个人都能轻松上手,享受音乐的乐趣。
在诗歌中,拨浪鼓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摇篮,摇晃着岁月的旋律,或是童年的守护者,守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拨浪鼓的视觉形象通常是色彩鲜艳、设计简单,而其声音则是清脆、有节奏的。这些特性可以激发艺术家创作出充满活力和节奏感的视觉艺术作品或音乐作品。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乐器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如日本的“太鼓”或非洲的“手鼓”。尽管形式各异,但它们都承载着传递节奏和欢乐的功能。
拨浪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种乐器,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2.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
3.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