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8:01
成本:成本是指生产或经营活动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示。它是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成本一词源于古汉语,最初指“计量物品的价值”,后来逐渐演变为指生产或经营活动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在现代汉语中,成本的概念更加精细化,涉及多个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分支。
在现代社会,成本的概念与经济活动紧密相关。它不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考虑的关键指标。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成本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付出、牺牲和负担相关联。在个人层面,成本可能让人联想到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成本的概念无处不在。例如,购买房屋时,除了房价本身,还需要考虑维护成本、物业费用等。在职业发展中,选择某个行业或职位时,也需要权衡潜在的成本和收益。
诗歌:
岁月如梭,成本如山,
青春的代价,无声的偿还。
每一分付出,每一滴汗水,
铸就了人生的辉煌篇章。
视觉:成本可能让人联想到堆积如山的账单、繁忙的会计办公室、复杂的财务报表。 听觉:成本可能让人联想到计算器按键的声音、财务会议上的讨论声、市场交易中的报价声。
在英语中,成本对应的词汇是“cost”,其使用范围和含义与汉语中的“成本”相似。在不同文化中,成本的概念都与经济活动和资源耗费紧密相关,但具体的应用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成本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涉及经济学、会计学、个人生活等多个领域。它不仅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也是个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成本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决策优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成本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经济活动,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