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06
词汇“侍案”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已有的信息中进行分析。
“侍案”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在案前侍奉或服务。这里的“侍”通常指侍奉、服务,而“案”可以指桌子、书桌或者是某种工作台。因此,“侍案”可能指的是在某个工作台前提供服务或协助的工作状态。
由于“侍案”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语境,如古代文献、特定行业术语或者是某些文化活动中的表述。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述一种恭敬或专注的工作态度。
由于“侍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熟知。它可能是由“侍”和“案”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服务状态。
在古代**,侍案可能与文人墨客的书房生活有关,描述的是一种文化氛围中的服务行为。在现代,这个词可能被用于描述某些专业领域中的辅助工作。
“侍案”可能给人一种专注和恭敬的印象,联想到一种传统的工作态度和文化氛围。
由于“侍案”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应用它。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交流中,可能会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侍案”来描绘一个古代书房的场景,或者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专注工作状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书房的场景,书童侍案而立,周围是古籍和文房四宝。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翻书声和墨香。
由于“侍案”是一个特定中文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需要解释其含义。
“侍案”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
1.
【侍】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侍,承也。 、 《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曾子侍。 、 《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侍中。 、 《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中常侍。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