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17:09
侍班: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指的是在宫廷中值班的侍从或官员。在古代,侍班通常是指那些负责在**或高级官员身边值班,随时准备接受命令或处理紧急事务的人员。
在文学作品中,“侍班”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宫廷生活的场景中,用以展现宫廷的等级制度和官员的职责。在口语中,这个词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历史学或古代文献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侍从、值班官员、宫廷侍卫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自由人”或“平民”相对比,以体现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职责。
“侍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侍”指的是侍奉、服侍,“班”则有值班、轮班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出现。
在古代**,侍班是宫廷文化和社会等级制度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体现了皇权的集中和官僚体系的专业化。侍班的职责和行为准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提到“侍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和神秘,以及侍从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忠诚的品质。这个词可能会唤起对历史的好奇和对古代生活方式的想象。
由于“侍班”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历史术语,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学***古代历史时,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宫廷的运作方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侍班”:
金碧辉煌的宫墙内,
侍班静立,如影随形。
夜深人静,唯他们守望,
皇权的无声守护者。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代宫廷的夜晚,侍班们身着华丽的官服,手持灯笼,静静地站在宫殿的走廊上。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剧中的音乐和氛围,充满了历史感和神秘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宫廷侍从”或“皇家卫士”,它们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社会地位和职责。
通过对“侍班”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古代**宫廷文化的复杂性和精致性。虽然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全面地掌握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侍】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侍,承也。 、 《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曾子侍。 、 《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侍中。 、 《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中常侍。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
2.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