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0:28
“与世推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形容人的思想、行为或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顺应时代潮流,不固守旧有的观念或做法。
在文学作品中,“与世推移”常用来描述主人公的思想转变,或者是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劝告他人要灵活变通,不要固执己见。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结构或文化模式的演变。
同义词中,“顺应时势”强调的是主动适应,而“随波逐流”则带有一定的被动和消极意味。反义词则强调的是拒绝变化,坚持旧有的方式或观念。
“与世推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变化和适应的重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随着社会变迁的速度和人们对变化的态度而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和“顺应自然”,“与世推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用来鼓励人们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保持开放和灵活的心态。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不断学*和进步的重要性。在思维和表达上,它提醒我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遇到需要快速适应新技术的情境。这时,“与世推移”这个成语就成了我的座右铭,提醒我要不断学*,保持竞争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与世推移,心随风转。
旧梦已逝,新梦初绽,
顺应潮流,共赴未来。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四季更替的画作,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变化。听觉上,可以是一首节奏明快的音乐,代表着不断前进的步伐和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 with the flow”或“adapt to the times”,它们都传达了顺应变化的意思,但在表达上略有不同。
“与世推移”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它不仅在语言学中帮助我理解文化背景,也在实际生活中指导我如何适应变化,保持灵活和开放的心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明白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适应性的重要性。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求一挟千百万之赀,~而足以畸轻畸重者也,管子以外,不数觏焉。
1. 【与】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4.
【移】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
同本义。泛指移植。
【引证】
《说文》。徐灏注:“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移,禾相倚移也。
【组词】
移花、 移根、 移种,移莳
1. 【推移】 亦作"推迻"; 变化﹑移动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