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27
词汇“战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战”和“讨”。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战讨”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战斗或军事行动来讨伐或惩罚某人或某团体。它通常用于描述针对敌对势力或叛乱分子的军事行动。
“战讨”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战”指战斗,“讨”指讨伐或惩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历史**或军事行动时仍被使用。
在**古代,战讨是国家维护秩序和权威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法律和秩序的重视,以及通过军事力量来解决内部和外部冲突的传统。
“战讨”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和紧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牺牲。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引发对和平与和解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历史或军事知识时,会遇到相关的概念和实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战讨”来描绘历史的沧桑:
烽火连天战讨声,
英雄血染古战场。
千秋功过谁评说,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crusade”或“campaign”来描述类似的军事行动,但这些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情境与“战讨”有所不同。
“战讨”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军事行动,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冲突解决方式。在现代语言学*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
1.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2.
【讨】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讨,治也。 、 《玉篇》-讨,诛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 、 《左传·襄公五年》-楚人讨陈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