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3:38
词汇“烟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烟”通常指烟雾,而“莽”可以指茂密的草木或广阔无边的样子。结合起来,“烟莽”可能形容的是烟雾弥漫、广阔无边的景象。
由于“烟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烟”和“莽”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特定的自然景象。
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来描绘战争或自然灾害后的景象,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灾难的感慨。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烟莽”的情况,但在描述某些自然灾害或特殊天气现象时,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
烟莽笼罩古城头,
战火余烬未曾休。
一片荒凉无人迹,
唯有风声诉离愁。
由于“烟莽”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翻译和解释。
“烟莽”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特定的自然或人为灾害后的景象,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莽】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草丛。
【引证】
《小尔雅》-莽,草也。 、 《左传·哀公元年》-暴骨如莽。 、 《孟子》-在野曰草芒之臣。 、 《汉书·扬雄传》-罗千乘于林莽。 、 《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地饶广荐草莽水泉。 、 《易·同人》-伏戎于莽。
【组词】
莽林、 莽渺、 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