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49:23
词汇“[丛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误输入或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我将假设“丛聚”是一个正确的词汇进行分析。
“丛聚”字面意思是指事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丛或一群。基本含义是指多个同类或相关的事物紧密地聚集在一起。
“丛聚”由“丛”和“聚”两个字组成,“丛”原指草木丛生,“聚”指聚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强调了事物聚集的状态。
在中华文化中,“丛聚”可以象征团结和集体力量,如“众人丛聚,其力断金”。
“丛聚”给人一种团结和密集的感觉,可能联想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或人类社会的集体行动。
在描述自然景观或社会现象时,可以使用“丛聚”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辰丛聚,如同天上的珍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uster”或“gather”,但“丛聚”更强调了密集和自然的状态。
“丛聚”是一个富有形象感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事物聚集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丛】
(会意。从丵,取声。“丵”(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丛,聚也。 、 《周礼·大司徒》-其植物宜丛物。 、 曹操《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组词】
丛物、 丛灌、 丛丛、 丛育、 丛毛、 丛森、 丛薄
2.
【遽】
(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遽,传也。 、 《周礼·大仆》-以待达穷者与遽令。 、 《周礼·行夫》。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掌邦国传遽之小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传车。”-且使遽告于郑。 、 《礼记·玉藻》-士曰传遽之臣。
【组词】
遽人、 遽驿、 遽传、 遽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