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5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50:22
济世之才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具有拯救世界或解决社会问题的才能。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卓越能力,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变革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济世之才”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重要人物,强调其非凡的才能和对社会的贡献。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社会问题或历史人物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用来描述那些在特定领域内做出显著贡献的人物。
同义词:救世主、英才、栋梁、巨擘 反义词:庸才、无能之辈、废物
同义词中,“救世主”强调拯救的意味更重,而“英才”和“栋梁”则更多指才能和重要性。反义词则强调无能或无价值。
“济世之才”源自**古代文化,其中“济”字有救助、帮助的意思,“世”指世界或社会,“才”则是才能。这个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济世之才”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义”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来赞扬那些在困难时期挺身而出,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人。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崇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英雄、领袖和改革者。它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公共利益的追求,影响人们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社区服务活动中遇到一位被居民称为“济世之才”的志愿者,他不仅在技术上帮助解决了社区的许多问题,还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素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夜的深渊,济世之才如星辰闪耀,照亮前行的路,引领希望的航船。”
视觉上,“济世之才”可能让人联想到英雄雕像或历史人物的画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音乐或历史纪录片中的旁白。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avior”或“hero”,虽然含义相近,但“济世之才”更强调才能和智慧,而不仅仅是拯救行为。
“济世之才”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个人才能,也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提醒我要有社会责任感,并鼓励我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若真有点~,竟自遯世,岂不辜负天地生才之心吗?
1.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